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夭壽喔!我要告醫院延遲診斷!



夭壽喔!我要告醫院延遲診斷!

作者:吳聰賢
90歲,高齡老嫗,近來,咳嗽有痰,食慾稍差,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今(105)年4月初,大醫院就醫。X光顯示異常,但無空洞,醫師懷疑肺結核,姑且先接受痰液檢查,再考慮是否通報。
4月10日,痰液採檢,結核菌塗片檢查,報告陰性;6月3日,約兩個月後,培養檢查報告是陽性,鑑定報告也證實是結核分支桿菌。糟糕,不知哪個環節出差錯,醫院延遲診斷,當然也延遲向衛生單位通報,直到8月19日,經衛生單位提醒後,醫院才趕快通報。但遲了,超過7天,我要開罰,我要下鍘刀嗎?
何環節出差錯?一般,醫院檢驗部門,當塗片檢查陽性,或培養和鑑定均為陽性,會在第一時間,用簡訊或電話,通知臨床醫師和感控護理師,然後由感控護理師,進入傳染病通報系統,上網通報。到底檢驗部門或感控部門出錯?非羅生門,攤在陽光下,容易清查。延遲通報,雖非醫師之責,但醫師不能以此推諉,就像醫院不能推責給醫師般,醫師和醫院不能推卸責任,都要概括承受,接受罰則。
疾管署建置的傳染病通報系統,關於結核病個案管理部分,最近新增了某項功能。「結核病每日疫情綜覽」,此新增功能,具有警示作用,「符合結核病通報要件,尚待院所評估通報之警示清單」,衛生單位可以隨時上網,瀏覽此清單,馬上清查醫院是否有延遲通報情形。這是公共衛生的進步,避免個案無人介入管理,在社區趴趴走,造成疫情擴散。
此老嫗,醫院通報後,儘快通知個案就診,拖了3、4天,直到8月23日,才開始用藥,等於延遲了兩個月又20天,個案才接受抗結核病藥物治療。結核病是法定傳染病,會感染他人,若家屬知情或挑剔,會控告醫師延遲診斷!如果家屬接受接觸者篩檢,發現感染結核病,晴天霹靂,難以接受,保證家屬告定了,「幹!夭壽喔!如果母親早些診斷,早些服藥,我們當兒子的,也不會被感染了。」醫師難辯駁,醫院難自圓其說,可能賠定了,拿錢解決,否則醫審會見或法院見。
結核病延遲診斷,可能發生醫療糾紛,醫師和醫院要挨告;至於結核病延遲通報,醫師和醫院都要挨罰。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9條:「醫師診治病人,或醫師、法醫師檢驗、解剖屍體,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立即採行必要之感染控制措施,並報告當地主管機關。前項病例之報告,第一類、第二類傳染病,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完成;第三類傳染病應於一週內完成,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調整之;第四類、第五類傳染病之報告,依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期限及規定為之...。」結核病屬第三類傳染病,須於一週內通報。
醫師延遲通報,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64條,我權力可大,可以裁處醫師9萬以上45萬以下罰鍰。不僅如此,針對醫院,依據第65條,我可以裁處醫院30萬以上150萬以下罰鍰。所以,此老嫗延遲通報案,總共,我至少可裁罰39萬元,替縣庫入帳39萬元,貼補縣府龐大債額之利息。不過,我會真的下虎頭鍘嗎?茲事體大,不會!不敢!也不近情理!但要給醫師有所警惕,必然行文醫院,要求7日內說明函復。當然,結局必然是輕輕帶過,風平浪靜,相安兩無事。相忍、體恤、和諧,才能創造公衛端、醫院端和病人間的三贏局面。不是嗎?
各位看倌,如果您眼尖,夠仔細,您會發現疑慮,提出問題:「第39條規定,疑似傳染病,不是就要通報了嗎?」對喔!老嫗今年4月初就醫,X光顯示異常,懷疑結核病,所以驗痰,不就應該要通報結核病了嗎?此問題,也是茲事體大,另闢篇幅,再詳細探討和說明。當法律相關規定,與現實有段距離,甚至脫節或窒礙難行時,主事者依法行事外,亦不得不有所變通。
本案例,臨床醫師必看,主要在給醫師們機會教育,延遲診斷會挨告,延遲通報會挨罰,讓醫師們知道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免得誤觸法律,難以脫身,以致身心俱疲。「幹!吵死了!煩死了!衛生單位管太多了,有完沒完?」各位醫師們,不要罵髒話,罵誰也都沒用,再多的幹詰,改不了事實,改不了現況,相忍為國吧。
各位醫師,不要太自信,不該太自負,沒有公衛端介入,結核病患會乖乖聽您的話,服完6-9個月的長期用藥,是多少百分比嗎?20%?30%?40%?您自己去搜尋吧?別夢想!絕不可能60%、70%或80%。不要輕忽,沒有規則服藥的後果,是多重抗藥性菌株、超級抗藥性菌株,等著來反撲。2035年,想終結結核病,是笑話,是天方夜譚!105年8月25日完稿。
Unknown
Unknown

This is a short biography of the post author. Maecenas nec odio et ante tincidunt tempus donec vitae sapien ut libero venenatis faucibus nullam quis ante maecenas nec odio et ante tincidunt tempus done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