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向觀光看齊,就是向錢看齊

向觀光看齊,就是向錢看齊
閱讀心得寫作:吳聰賢
中文書名「旅行的異議:一趟揭開旅遊黑暗真相的環球之旅」。作者伊莉莎白•貝克(Elizabeth Becker),美籍,前「紐約時報」國際財經特派員,此職務,讓她引發「觀光在全球經濟上所扮演角色」的好奇;另外,在哈佛大學的甘迺迪公共行政學院,獲得瓊斯坦新聞、政治與公共政策中心獎學金,在校從事觀光學專業的研究。譯者吳緯疆。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04年1月出版。英文書名「Overbooked-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
看中文書名,無法猜測這本書的主題和內容,等看完整本書,知梗概,我寧願,給它下如此的書名,「揭開旅遊的光明面和黑暗面」。至於英文書名,更讓我霧煞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顱,抓不到頭緒。「Open book」此英文詞彙,常見,也常用,有大學教授隨堂測驗,採用此方式,結果,反而讓大學生考得雞飛狗跳。另外,「an open book」,形容直爽而容易了解的人,或形容他人胸無城府。是褒獎或詆毀?我不知道。但「Overbooked」意指何義?查字典,字面上的意思是,對機位、船位、餐廳座位、旅館房間等,要超額預約的,或可接受超額預約的。看中文翻譯,我還是不懂。至於,作者內心想表達的涵義是啥?是正面或負面?肯定或否定?我至今仍然猜不透,可見文字或文化上的鴻溝,雞同鴨講,ㄧ知半解,是不容易跨越的。
作者依據自己的專業,先有出書計畫,然後做足功課,調查觀光產業相關知識和內幕,同時進行實際田野的調查旅行,所以,作者一邊經歷,絞盡腦汁寫作的辛苦,也一邊感受,全球重要景點,上山下海旅行的甘苦。她的足跡遍佈許多國家、地區和城市,包括杜拜、阿布達比、巴西、哥斯大黎加、尚比亞、邁阿密、貝里斯、柬埔寨、曼谷、威尼斯、巴黎、斯里蘭卡等;在中國,由北到南,從北京到上海,再從西安到成都;在美國,由東往西,從維吉尼亞州的仙納度國家公園,到夏威夷的威基基海灘,因為,她要親身體驗各種不同類型的旅遊。結果,她確實做到了。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鐵幕瓦解;1978年,鄧小平取得政權,中國對世界開放,竹幕瓦解;加上低廉的交通工具,和方便的網際網路,幾乎,除了北韓等少數幾個國家,欲拒還迎外,旅遊已成爲21世紀,極大部分國家最重要的產業。有些國家,觀光旅遊的收益,可達到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10%以上,可達就業人口10%以上,與餐飲業、服務業,鼎足而立。
印度洋上的斯里蘭卡,舊名錫蘭,信奉印度教的坦米爾人(Tamil)少數民族,和信奉佛教的錫蘭人(Sinhalese),宗教不同,族群對立。坦米爾人在1983年發動獨立內戰,爭取在東北角建國。戰爭持續到2009年,越來越殘暴,坦米爾之虎(Tamil tiger)採自殺炸彈攻擊;政府軍則經常忽視人權,凌虐和殺害他們覺得可疑的百姓,連2009年,戰爭即將結束,政府軍還犯下慘無人道的恐怖殺人夢魘。沒想到,26年內戰期間,每年仍有50萬名觀光客造訪斯里蘭卡,停留在南部安全的,有如世外桃源,未經人工雕琢的美麗海岸。內戰接近尾聲,還在槍林彈雨中,國際旅遊大亨早已入駐當地,賄賂政府、搜刮土地、爭資源,搶灘頭堡了。當然,斯里蘭卡政府也極力配合和推動,經濟掛帥,金錢看齊。各位看倌,您簡直難以想像,全球旅遊商機有多大!不怕死,賣命也要搶商機,也搶先機。
以中國來說,1997年,中國開放民眾出國旅遊,但僅限少數政府同意的國家;2009年,中國才全面真正開放海外旅遊,從此,民眾國外旅遊,如水庫洩洪,千軍萬馬,洶湧澎湃,勢不可擋。依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2011年,中國每年出國觀光人潮可觀,排名世界第四,消費金額達550億元,超越英國,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德國與美國。中國人已經名列海外度假時,最會花錢的民族之一。
依據蘋果日報8月26日報導:新政府上台後,來台陸客團急凍,專接陸客團的創世紀國際旅行社,成為首家因陸客減少而倒閉的業者,為此,旅行社、旅館、遊覽車、精品業等13個行業串聯成立自救會,醞釀9月12日,號召萬人走上凱道陳情,要求政府給業者留一條活路,讓業者有錢賺、有飯吃。很傷腦筋,時代不同,世界翻轉,中國經濟起飛,不可同日而語,讓人刮目相看,每名陸客豈只是台灣的財神爺,根本就是世界的財神爺。觀光財,真的淹腳目,多到到處橫流。台灣等著向中國下跪嗎?我沒半絲政治意識,我不知,也不懂。
書中提到,旅遊細分很多種類和詞彙,例如,商務旅遊(business travel)、觀光旅遊、文化觀光(cultural tourism)、黑暗觀光(dark tourism)、大眾觀光(mass tourism)、遊輪旅遊、同志旅遊、美食或烹飪觀光、主題樂園觀光、自然觀光、狩獵旅行、綠色觀光(green tourism)、生態觀光(ecotourism)、地理觀光(geotourism)、永續觀光(sustainable tourism)等。60餘歲的女作者,旅遊與老公同行,除了同志旅遊外,每種類型旅遊均嘗試了。
460餘頁的大著作,少說30萬字,讀後感想和心得甚多,無法一一分享,縱然想分享,也沒人有時間、情緒或眼力接受,不是嗎?智慧型手機普及,人手一機,不管是影音、圖片或文字,觀賞或閱讀3-5分鐘是很大的包容,超過10分鐘是最大的極限了,再來就是砍除。尤其寶可夢(Pokemon)大夯,更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看,每天Line上面,數百則的YouTube等訊息。有外縣市同仁偷偷說,縣市政府或縣市首長Line群組的內容,絕不會去看,連打開都懶。至於臉書或部落格,更不用提了。縣市政府還需要花錢找人,搞多元媒體嗎?有人說,雖然資訊爆炸,卻也資訊貧乏,是真的嗎?好像不是開玩笑,似乎有些道理。
十大超人氣的寶可夢,包括卡比獸、快龍、皮卡丘、伊布、鯉魚王、迷你龍、暴鯉龍、水伊布、可達鴨、大蔥鴨。各位看倌,您認識幾隻?您抓過幾隻?如果您跟我一樣,沒玩過,沒抓過,甚至沒聽過,那您跟我一樣,不是瓊瑤小說裡,不食人間煙火的俊男美女,而是360度反差,趕不上潮流,跟不上趨勢,上了年紀,LKK且阿公級的老頭子。
為了省篇幅,我把本文焦點擺在遊輪旅遊。我猜測不少人,跟我一樣,對遊輪旅遊有憧憬。我很矚意,也嚮往遊輪旅遊。等退休了,老了,髮蒼齒搖,腳程弱了,走不動了,甚至,要靠步行器或坐輪椅,遊輪旅遊正合適。作者知道遊輪旅遊商機大,獲利高,卻不假辭色,大力抨擊,持不認同的立場,不怕被撻伐?她有三大理由。分別是「海洋污染」、「剝削觀光客」和「剝削勞工」。
「海洋污染」。目前,世界上約有400艘遊輪,每艘遊輪重量是鐵達尼號的兩倍,長度相當於三座足球場,簡直是一棟摩天觀光休閒大樓聳立眼前。每艘遊輪搭載,少者二、三千名旅客,多者四、五千人,加上工作人員逾千人,人數相當可觀。根據美國環保署資料,每艘遊輪平均一天製造如下廢棄物:2萬1千加侖排泄物污水、1噸固態垃圾、17萬加侖洗澡洗衣和洗碗產生的廢水、6千4百加侖油艙底污水、8千5百支廢寶特瓶,還有25磅電池、日光燈管、醫療廢棄物和過期化學藥品等,以上數字,乘以365天,再乘以400艘,就是一整年遊輪對海洋的污染。
美國等其他國家,有淨水法和廢棄物管理法,規範渡假村與飯店必須取得廢棄物處理許可証,然而,遊輪駛入國際海域,再也沒法可管。沒有法律可管,也沒有辦法可管。或許,您會質疑,海洋浩大,廣大無邊,海水稀釋後,無影無蹤,何須杞人憂天?錯了!遊輪航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走的都是固定航線,可想而知,比如加勒比海、波羅的海、阿拉斯加海域、台灣海峽等,龐大的穢物、廢棄物,包括糞便和小便,都被倒入海中相同的區域。各位看倌,您能接受這種污染嗎?特別是糞便偷偷倒進您家門口?
「剝削觀光客」。船票收入不是遊輪公司盈利的來源,船上和岸上,林林總總,額外增加出來的消費,才是遊輪公司獲利的財源。整艘船隨時隨刻,都在進行推銷和鼓勵推銷的行為,例如,SPA水療中心、上網費用、高級餐廳額外消費、體育和運動課程費用、照片和遊輪DVD費用等,都是額外的支出。觀光客爲照片付出的金額,可以買一台數位相機;SPA水療中心的消費,跟入住高級度假村花費同樣貴。
上述費用,還算小咖,重要的是賣酒,觀光客不准帶酒上船,只能船上買酒,而酒廊和酒吧到處可見。或許,您會說,我不喝酒,台灣人不像西方人嗜酒,好啦!看您狠到哪去!輪盤、撲克、吃角子老虎等,隨時在旁伺候,吸引和誘惑您。台灣人和中國人一樣,民族性使然,天生賭性就是強。對遊輪公司來說,賭博帶來的利潤,幾乎與酒類一樣多。
或許,您繼續反駁,我不喝酒、不賭博,好啦!算您狠,不過,遊輪公司另有殺手鐧,塞滿艙房的傳單,船上電視頻道不停的訊息,還有真實上演購買藝術品的講座,都在激發觀光客對藝術品的熱忱,而藝術品拍賣會就在您身旁。每件藝術品拍賣金額,遊輪公司抽取35%佣金,而藝術品都比市場行情價高,甚且有瑕疵品。
或許,您又會說,我對藝術品沒興趣,好啦!鑽石有沒有興趣?珠寶有沒有興趣?有錢的台灣大佬,尤其是帶小三上船的,您跑不掉了,遊輪公司辦好幾場次,如何選購鑽石的講座,把您的心攪得沸騰。接著,下船,上岸後,遊輪公司將整批人帶進鑽石販賣店,此類鑽石國際門市,多到像海岸邊的藤壺。當然遊輪公司,佣金抽到笑呵呵。好啦!如果您也不買鑽石,遊輪公司也不擔心,他們會極力鼓吹您,畢生最美好的假期,豈能虛度?保證您會參加短程的路上行程,直升機之旅、荒野徒步之旅、河流遊艇之旅、溪流泛舟之旅,或者,搭上大巴,城內商圈或郊區公園,花一、二小時,繞一圈,您就花錢如流水,不少佣金落入遊輪公司口袋。笑呵呵,呵呵笑,您逃不掉,逃不出如來手掌心。
「剝削勞工」。以美國為例,嘉年華遊輪公司船隊登記在巴拿馬名下,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則登記賴比瑞亞籍等,其目的為何?規避勞動相關法規,因這些開放登記的國家,沒有勞動基準法,也沒有基本工資等法規;另一方面,遊輪公司也不遵守美國自己的法律和規定。結果,船上員工權利被犧牲了,薪資被壓得極低,低到「月薪」僅有50美元,相當新台幣1500餘元,比台灣的22K還淒慘,只能依靠小費才能過活。船公司老闆把員工薪資,轉嫁到觀光客身上。不僅如此,每天固定工作12小時,持續工作7個月,一天休假也沒有,直到下船為止。下船休假去嗎?補那每星期的週休二日嗎?還是領沒休假的加班費?別作夢!下船後,沒薪資,只能吃自己;除非,從新簽7個月工作約,才能上船,繼續領每個月50美元的薪資。美籍船老闆可惡,良心被狗咬走了!其實,古今中外都一樣,天下商人一般黑啦!砍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唉!我不禁有些遲疑,退休後,要參加遊輪旅遊嗎?管它的「海洋污染」?去它的「剝削觀光客」或「剝削勞工」?為虎作倀又如何?觀光產業不會因我一人而衰敗。台灣也不例外,觀光產業永遠是三大產業之一,商人為了錢,會繼續向觀光看齊,會努力向觀光揮手,而人們為了旅遊,也樂於迎向他的揮手。人活著,努力工作幹嘛?為了三餐,當三餐飽了,再來幹嘛?出國旅遊去,體驗人生,享受人生,不是嗎?觀光萬歲!萬萬歲!105年9月8日完稿。
Unknown
Unknown

This is a short biography of the post author. Maecenas nec odio et ante tincidunt tempus donec vitae sapien ut libero venenatis faucibus nullam quis ante maecenas nec odio et ante tincidunt tempus done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